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借壳上市热情逐渐冰封 壳资源前途何在

发布时间: 2021-12-06    作者:宁夏广告制作厂家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曾几何时,借壳上市被视为资本市场的一条捷径,但在2015年高潮过后,借壳上市的热情逐渐冻结,以至于2021年前11个月,a股市场没有一家借壳上市成功。

日前,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通过采访投资者、经济学家、分析师、注册会计师、证券律师等资本市场观察人士和参与者,回顾分析了借壳上市十年来的变化,探寻借壳上市降温背后的答案。

《冒险游戏》为什么冷?

Flush iFinD数据显示,2012年至2020年,成功借壳上市的数量分别为16家、27家、31家、31家、11家、3家、6家、7家和3家。2021年前11个月,借壳上市简直失败了。

历史上曾经有很多企业和投资者通过借壳上市赚了很多钱。但上述数据反映出,长期以来,各资本和实体参与借壳上市的热情一直在快速下降。

借壳案件的减少直接体现在审计机构的业务上。“过去两年,借壳项目加起来比之前半年还少。近年来,监管加大了对第三方机构的处罚力度,每个人都要加强自身风险管理,提高质量控制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注册会计师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虽然部分企业仍符合重组条件,但也愿意借壳上市。但近年来,IPO进程普遍加快,直接上市对原股东持股更为“友好”。许多企业家更热衷于IPO,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股票因为借壳上市而被稀释。"

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桂虎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注册制下IPO审核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,这是借壳上市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。“目前借壳上市的难点主要包括重组方案设计复杂、审核时间长、重组过程不确定性大等。此外,对于借壳上市的监管政策趋于更加严格,尤其是重组过程中加强信息披露的要求,使得借壳上市难度加大。”

“近期,科创板、创业板、北交所提供了新的发行渠道,借壳上市的必要性大大降低。”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志斌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坦言。

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借壳上市较前一次大幅减少。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:“注册制实施后,企业借壳上市的动力不足;相比IPO审批,借壳上市审批更为严格,一般借壳方案难以通过。这主要是因为借壳上市容易引发内幕交易,所以借壳上市成了一条不被看好的上市路径。”

后门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吗?

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过去在IPO门槛较高的背景下,很多企业想上市只能通过买壳借钱,为了降低成本,会选择垃圾股作为壳,但借垃圾股风险较大。现在注册制下,再加上北交所为早期企业服务的努力,资本市场的容忍度明显提高,买壳借壳的成本远远大于IPO。

从另一个维度来看,此前备受推崇的借壳上市也与标的背后的资金退出需求有关。那么,今天投资机构在退出安排上有什么样的“小九十九”?

聚源资本创始合伙人高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介绍,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很多,包括IPO、重组借壳、并购重组、回购实控人等。此前由于IPO排队时间较长,考虑到时间成本等因素,大家会更热衷于借壳上市退出。

“但目前重大资产重组与..公开发行的要求差别不大,对注入资产的审核条件相同。同时,注册制落地,借壳上市的优势丧失,这也是近年借壳上市案例大幅减少的原因。”高表示,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选择也要根据被投资企业和行业的特点。比如文化旅游行业不一定需要IPO,被收购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高认为,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,借壳上市未来会持续变冷,原因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:“注册制下,优质企业会更青睐IPO登陆资本市场时;其次,退市制度也在完善。部分被备份的ST类公司与其退市在监管、规则、周期等方面存在诸多矛盾。他们越来越难以通过被备份或完全退出市场来维持上市地位。”

壳值几何

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姜涵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分析,虽然空壳资源并不受欢迎,但毕竟注册制还没有全面铺开。对于那些非双创企业来说,上市还是不容易,所以借壳上市目前还是有价值的。

不愿透露姓名的注册会计师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,未来,规模较小、可能属于传统行业或夕阳行业,但能够维持运营的上市公司,可以成为有价值的贝壳。

“在主板实行注册制之前,如果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想在主板上市,借壳可能还是有效的。但总体来看,随着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和IPO渠道的多元化,壳资源的价值正在下降。”王桂虎说。

失去了被借的价值,如何保住自己的上市地位,成为那些乏善可陈、长期处于弱势的上市公司的当务之急。

王桂虎认为,那些业绩不佳的a股上市公司,在借壳之路逐渐变得无法通行、壳值大幅下降后,将更加独立、顺利地退出资本市场。

“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,上市公司的寿命正在缩短。20世纪90年代后,全球上市公司的平均寿命逐渐缩短至十年左右,优胜劣汰成为普遍做法。”董登新还认为,“当贝壳价值不被市场认可时,垃圾股本身就会失去保护贝壳的动力。”

(——文章来源于中国经济网,如有侵权请联系宁夏广告制作厂家的小编删除)